你的位置:首页 > 技术支持

艾默生机房恒温恒湿精密空调基础

2019-06-03 09:07:11点击:

一、信息中心机房为什么要选用恒温恒湿精密空调?

机房中的生产设备,包括服务器、传输设备、控制设备等等,包含大量的敏感电子元器件,运行时对环境温湿度和洁净条件有较高的要求。以我国国标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规定为例:A、B级机房运行时温度应满足23±1℃,湿度应满足40%~55%,A级和B级主机房的含尘浓度,在静态条件下测试,每升空气中大于或等于0.5μm 的尘粒数应少于18000粒。因为以上原因,需要在机房中采用空调维持适合生产设备运行的温湿度环境。

与舒适性空调相比,精密空调具有:潜冷低、显冷比高;循环风量大,循环风压高;温度控制精确;湿度控制精确;使用寿命长的特点,适合于机房内的电子设备使用。而舒适性空调显冷比低、循环风量小、温湿度控制粗略、使用寿命短,更适合针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使用。因此机房应使用精密空调而不是舒适性空调。

二、普通情况下,有哪些空调制冷类型?

按照制冷系统构成,主要分为:风冷型、水冷型、冷冻水型、双冷源型

风冷型:自身具有制冷系统,由制冷工质将室内热量直接传送到室外并散发到周围环境空气中的空调类型;

水冷型:自身具有制冷系统,由制冷工质将室内热量传递给中间传热工质-水(在北方加入乙二醇抗冻),并由中间传热工质水将热量带到室外并散发到环境空气中的空调类型;

冷冻水型:自身不具备制冷系统,由外部中央空调提供冷源的,由冷冻水吸收室内热量后传递到中央空调进行处理并散发到室外环境中的空调类型;

双冷源型:具有两套上述的制冷提供空调类型,一般情况下其中一套系统为冷冻水系统,另一套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额外的后备制冷系统,确保在主用系统停止工作时可以由备用的制冷系统继续维持室内的温湿度环境。

三、自然冷却的定义和形式是什么?

在数据中心普通的机械制冷系统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或其它形式的能源进行制冷,运行费用非常巨大。在具有较长时间低温环境条件的寒冷地区,利用特定的装置和工质,不启动机械制冷系统,只消耗极低的能耗就能将室内的热量散发到室外环境中,实现数据中心的节能制冷。这种制冷方式被定义为自然冷却。

自然冷却主要分为两种:直接自然冷却和间接自然冷却。直接自然冷却是在室外环境温度低到设定温度下,将室外环境中的冷空气直接引入机房内,冷空气直接对服务器进行制冷降温,吸收热量后的空气再排出机房外,将机房内热量带走散发到室外环境中,这种方式别定义为直接自然冷却;间接自然冷却是利用传热工质直接将机房内的热量传导到室外环境中,或者采用大型显热交换器,将机房内空气热量直接传递给室外环境,在此过程中,不会直接将室外环境的冷空气引入到机房冷却设备,而是利用了中间工质或热交换设备进行室内外之间的传热,因此被定义为间接自然冷却。

四、如何选择制冷系统?

由于风冷型精密空调具有系统结构简单,安装简单,施工难度小的,管路占用空间少,扩容方便,独立运行没有故障关联的特性,因此在中小型机房或用户没有专业维护人员的情况下首选风冷型精密空调;在大型机房中为了提供更多的节能策略,推荐采用冷冻水型精密空调;其它特殊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可考虑选择水冷或双冷源精密空调。

五、如何建立冷热通道和冷热通道隔离 ?

传统上为了初期的美观,习惯于将机柜采用统一的朝向安装,后一排的机柜正面与前一排机柜的背面形成机房通道,运行实践中发现这种方式下制冷会变得非常困难,前一排机柜背面排出的热气会被后一排机柜的正面吸入,造成散热不畅,随着机柜排数的增加,后排的机柜散热越来越困难。改进的措施是将相邻的机柜排采用“面对面,背对背”的方式,机柜正面相对形成冷通道,机柜背面相对形成热通道,初步形成了冷通道和热通道,将冷空气和热空气进行了初步的分离,提高了冷空气的利用和机房的制冷效率;进一步的改进措施是在冷热通道的基础上,将冷通道加顶盖和通道门或热通道用封闭管道帮助热气回流,通过上述的方式,将冷热通道进行隔离,强制冷空气必须通过被冷却的服务器等设备,进一步降低冷气的无效回流提升机房制冷效率。可单独做冷通道封闭或热通道封闭,也可两者同时进行。